第196章 出大事儿了!(6K大章哈!)(1/2)
苏允还待问一下细节,忽而有吏员匆匆而来,道:「邓主事,府尊请你过去议事。」
邓起看向苏允,苏允沉吟了一下道:「走,一起去!」
三人匆匆来到押厅,李清臣见到苏允,脸色不是很好看,道:「苏通判,你来的正好,正好有事情跟你商议一下。」
苏允点点头道:「府尊请说。」
李清臣道:「惠民河侧蔡村暴民持械行凶,将我们带去清理惠民河的民夫给打死打伤,老夫势必不能饶了这些暴民。
苏通判,点齐衙役,我们一起去,将蔡村带头的人给拿下治罪,不然其他村的村民有样学样,这惠民河就不用治理了!」
苏允皱了一下眉头道:「怎麽会闹到这种地步,我还是觉得应当循序渐进……」
「苏通判!雨季将近,我们没有那麽多的时间去循序渐进了!
这些暴民,不顾上下游百万百姓性命,只顾着自己,拦河养鱼种莲藕。
一旦发大水,上下游百万民众都要遭殃,甚至若是淹没汴京城的话,你与我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苏允点头道:「清理惠民河自然是势在必行,我也是赞同的,亦是在全力支持,不过,其实是有比较温和的方式推进的。
比如说我们给民众一些时间,让他们把池鱼先收一收,莲藕挖一挖,多少也能够减少损失的。」
李清臣板着脸道:「难道是老夫不给收麽,他们一听说要清理,便立即纠结暴民,气势汹汹的便要赶人!
老夫倒是不信了,咱们的大宋朝郎朗乾坤,还能够让这些泼皮无赖给耍上横了!
苏通判,你去不去,不去的话你就留在衙门吧,老夫带着人自己去!
若是衙役不行,老夫就要请动禁军了,老夫还真就不信了,民还能跟官斗!」
苏允叹了一口气,道:「府尊,您便坐镇府衙,此事就让我来解决吧。」
李清臣斜睨苏允,道:「苏通判打算怎麽处理?」
苏允道:「自然是好言相劝,好好商量一下,用一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式,将此事给解决好。
府尊,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在雨季之前,将惠民河给清理乾净的。」
李清臣闻言嗤笑道:「好言相劝?你道老夫没有好言相劝过麽,你道老夫便是那种蛮横不讲理的?
老夫劝过,甚至还专门找他们村中宿老谈过,但没有什麽鬼用!
这些暴民甚至提出,若是我们要拆除,南衙必须给他们补偿损失!
岂有此理,明明是他们强占河道,最后还成了他们有理。
本应该他们自己拆除的,我们南衙已经是仁至义尽,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便带着民夫来拆除。
就这样,他们竟然还敢纠集暴民打死打伤我们的民夫,真是反了!反了!
好了,苏通判,你不愿意跟老夫一起去,你便在南衙待着吧,老夫自己会解决此事。
邓主事,点齐衙役,跟老夫走,记得带上兵器,打开武库,发放长枪以及弓箭!
老夫倒是要看看,在长枪弓箭面前,他们还敢不敢那般蛮横!」
邓起看向苏允,苏允摇摇头。
邓起便垂下眼帘,似乎没有听到李清臣的话语一般。
李清臣瞪着邓起,大怒道:「邓主事!这南衙是谁做主!你竟然敢不遵上命,你信不信老夫一封弹劾书,便摘掉你的乌纱帽!」
邓起微微躬身。
苏允叹息道:「府尊,我建议还是不要激化矛盾的好,俗话讲得好,法不责众,蔡村上下纠结成团,此事应当缓而行之,不然激起民变的话,您可不好跟官家交代。
这样吧,您先去清理其他的河段,这蔡村段,便让我去说服,一定会在雨季之前解决,您觉得如何?」
李清臣冷笑道:「不如何,此事乃是老夫主持,你只管负责好内务后勤便是,邓起,你跟不跟老夫走?」
邓起拱手道:「府尊,您还是听一下监州的劝吧,真要……」
「混帐!本官乃是堂堂知府,也是你一个杂出身的参军能劝的,你既然不听命,便等着老夫参你一本,没有你,老夫难道便使唤不动人?笑话!」
李清臣拂袖而去,留下苏允与邓起面面相觑。
邓起道:「监州,怎麽办,李清臣直接绕过卑职了,其他人可不敢顶着知府命令。」
苏允眉头紧皱,他是真没想到李清臣竟是这般刚愎自用,忽而他心中灵光一闪,是了。
李清臣刚刚所说的叫什麽,【此事乃是老夫主持,你只管负责好内务后勤便是】。
李清臣是怕自己抢了他的功劳?
呵呵,看来是这样了。
李清臣带人与蔡村村民起冲突,因此死伤狼藉,若是自己带着人前去,将此事给解决好,那到时候清理惠民河之事的功劳是谁的?
虽说是李清臣首倡,但李清臣自己却将事情给搞砸了,自己去给擦了屁股,那岂不是自己成了首功?
所以,李清臣乾脆将错就错,想着用武力压服蔡村村民,将此事推行到底。
而一旦此事成功,那李清臣便成了不怕强暴丶一心为民的李青天了!
说到底,此事蔡村村民还真是不占理。
自从二十几年前包拯清理惠民河以来,朝廷便屡次下命,不允许堵塞惠民河,就宋仁宗也随之下旨:「住在惠民河边的人,不许圈池养鱼,建亭榭楼台,阻碍河道,违者重重治罪!」
蔡村村民顶着三令五申之下,还敢圈池养鱼种藕,的确是不占理,现在又跟清理惠民河的衙役民夫起冲突,说他们是暴民,还真不是污蔑他们。
苏允想了想,道:「随他去吧,我要给官家上书,禀明此事,你也上书,将自己从这件事情里面摘出去,治理惠民河之事,咱们就不要掺和了,让他们闹去吧!」
邓起心底下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苏允跟李清臣对着干呢,这样挺好,苏允是通判,劝不动知府,那就上书禀告官家,自己不听乱命,也没有什麽问题。
至于李清臣会闹出什麽事情来,那可就跟自己无关了。
苏允作为通判,尤其是开封府的通判,上书很快抵达赵顼的案头之上。
苏允在奏摺之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讲个明白,对自己对治理惠民河上的配合也是一一写明,这是向赵顼表明:
您吩咐我的事情我没打折扣,全力支持着做了,只是李知府这种做事方式,我不敢苟同。
劝了,但李知府不听,那我只能置身事外,且向您汇报了。
赵顼看完之后眉头亦是微微皱起,唤来孙思恭道:「蔡村村民是怎麽回事?」
孙思恭赶紧道:「蔡村乃是惠民河南侧一个很大的村子,整个村的人都姓蔡,蔡姓在蔡村生息繁衍近千年,乃是大族,因此行事上也颇为霸道。
此次惠民河治理,最为关键的也是这蔡村段,这里基本上被蔡村村民给霸占,使得八丈宽的河面挤得只剩四丈宽,甚至有的地方还不到一丈宽。
尤其是蔡河进入汴水的岔口上,其圈占的藕池占用河道,使得蔡河最窄处仅剩七尺宽,蔡河的水一流到此就被堵,一旦雨季到来,河水汹涌至此,便会倒灌进城。
李知府前几日率人去清理鱼池藕池,遭到蔡村村民围堵,双方产生冲突,死四人,伤数百人。」
赵顼点点头道:「李卿处理此事可有什麽问题?」
孙思恭道:「倒说不上什麽问题,蔡村村民霸占河道本是不占理,朝廷三令五申不许占用河道,但蔡村村民还是占了,这会儿南衙组织人去清理,也是情理之中。」
赵顼点点头,道:「苏允上书说李卿处置过于粗暴,容易激起民变,你怎麽看?」
孙思恭笑道:「这个老奴也不敢评价,只能说是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吧。」
赵顼笑道:「你这老奴才,跟朕打什麽马虎眼。」
孙思恭笑道:「老奴只是个内侍,这种事情怎麽敢多嘴,不过,咱们大宋朝的官家历来都爱民如子,连造个宫殿,都得考虑会不会占用到民房,民众一抗议,便赶紧停工。
当然,蔡村村民在这个事情里面,自然是做得不对,甚至还有些粗暴,李知府这般应对也没有什麽问题。
只是,便如同苏大家所说,这般做法是容易激起民变的,还是得用温和一点的方式去做可能会好些。」
赵顼点点头道:「嗯,如此看来,李知府也好,苏允也好,各自的想法其实也都没有什麽问题,那就先看看再说吧。」
赵顼将苏允的上书搁置在一旁,便处理起来其他的事情了。
苏允上书上去,便没有听到什麽消息来,心里倒也是有所预料。
李清臣的做法问题在宋朝君臣看来也不是什麽问题。
别看宋朝君臣天天将以孝治天下丶爱民如子挂在嘴边,但在对内问题上,其实文官也好,武将也罢,在镇压民变上的手段可是一点也不温和。
据后世统计,有宋一朝,有四百多次成规模的民变,但能成事的一个都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