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盐碱地(1/2)
江淼独自一人来到了自己的实验大棚。
而柯勇和另一个保镖,则在不远处的遮阳伞下坐着,两人看似非常放松,实际却暗中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特别是附近几个可以靠近实验室和实验大棚的路口。
两人的遮阳伞关隔壁,则是李文娜和另一个女保镖,她们是跟书雅的那一组。
其中李文娜则在坐在桌旁,双手时不时敲击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处理着一些工作。
虽然她是书雅的秘书,但还是要帮农场处理一些事情,特别是和总部沟通的一些工作,吕伟斌都交给了李文娜负责。
江淼在自己专属实验大棚内查看着各种农作物。
里面已经种植了不少的农作物。
包括人参果(香瓜茄)、紫花苜蓿、大豆、番茄、黄瓜、水稻。
这些大棚一共有5亩的耕种面积。
其中番茄、人参果、黄瓜、大豆已经开花结果了。
而紫花苜蓿则生长的极其茂盛,水稻还在抽穗。
其中有两亩地,被他改造成为人造的盐碱地,分为5个类型的盐碱地,用于模拟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海侵型盐碱地、内陆型盐碱地。
这些盐碱地实验田中,种满了紫花苜蓿、大豆、水稻。
不过生长情况却各不相同。
虽然是江淼通过鉴定面板和育种技术,改良出来的新品种,但是新品种同样会水土不服。
要知道,为了筛选出合适的新品种,他可是消耗整整3吨非转基因大豆,才从这3吨基因突变的大豆种子之中,挑选出37个有价值的基因突变品种。
其他的水稻、紫花苜蓿也一样。
要是靠传统的育种模式,要从3吨基因突变的种子之中,挑选出有用的品种,没有三年五载是做不到的。
而江淼却可以将这个时间缩小到几个星期。
那些初步筛选出来的基因突变品种,才有资格作为种植实验的品种。
眼前这些实验田中的大豆、紫花苜蓿、水稻,就是从数以万计的突变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良品种。
“DD24号无法适应高钾吗?”江淼在记录本上,用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和文字,记录下这个品种的情况。
走过DD24号大豆的实验田。
接下来几个大豆品种都表现得不尽人意。
有的大豆可以耐盐碱,却不耐干旱;
有的耐干旱,却不耐病害;
有的其他表现还可以,却产量偏低。
直到标注着DD28号的实验田前,江淼蹲下来看着枝条下硕果累累的毛豆豆荚:“DD28号这个品种倒是不错,不仅仅耐高盐度的海水,还抗病虫,而且枝杆比较强健,抗倒伏表现不错,产量也挺好的…”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这株大豆的产量,如果换算成亩产,大概可以达到亩产183公斤左右。
这个亩产非常高。
因为这片实验田的管理非常粗放,也没有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可以达到这个亩产水平,绝对是非常可怕的。
当然,国内一部分地区的大豆亩产也可以达到非常高。
比如西域生产兵团的一部分大豆田,亩产就可以达到230公斤左右,但这种产量的前提,是良好的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上良好的水利,才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同样,阿美丽卡的密西西比河转基因大豆产区,平均亩产也可以达到220公斤左右。
问题是转基因大豆存在种源安全、基因污染、安全性敏感的问题。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