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英雄所见略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凉州出发,三天就到长安了。」

    边令诚幽幽说道。作为一个经常「出差」的宦官,他对于边镇到长安有多远,有着非常充分的认识。

    凉州到长安,骑马亡命狂飙要三天,马不停蹄赶路要五天,一般脚程得十几天,朝廷规定的到任期限是一个月,大概就是这麽个情况。

    方重勇跟郭子仪交代了一下赤水军的安排,跟岑参交代了一下府衙日常运作的安排,跟杨炎交代了一下交子兑换与丝绸收缴的安排。

    然后他把阿娜耶安置在她养父李医官那里之后,就跟着边令诚急急忙忙的来到凉州城外驿站,骑上马便朝着长安的方向而去,什麽行李也没带。

    ……

    平康坊李林甫家的某个院子里,这位大唐右相心烦意乱,在院子里踱步,脑子里乱糟糟一片。

    就在前不久,大唐天子李隆基,对他这个大唐右相下了死命令:务必要在三个月内,在长安丶洛阳丶扬州丶成都丶广州等地铺开交子,以取代绢帛。

    这个命令,遭到了中书门下省很多官员的反对。

    甚至六部也有很多官员上书,反对朝廷拿「纸片」洗劫民财。

    当然了,这些人反对也不全是因为对交子这玩意完全不懂,而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这里头对自己有什麽实际利益。

    索性还不如维持现状的好。

    事实上,大唐形成以绢帛为主体,铜钱与贵金属为辅的流通体系,是多方博弈多年的妥协产物。其中关节可谓是一言难尽。

    开元二十年的时候,基哥颁布了《令钱货兼用制》,其中规定「绫罗绢布杂货等,交易皆合通用。如闻市肆必须见钱,深非道理,自今以后,与钱货兼用,违者准法罪之。「

    解释一下就是:倘若有人拿着一匹布去买东西,商家也必须同意不得拒收。否则的话,便是藐视法律。顾客可以举报,官府可以问罪。

    这里头有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细节便是:商人不得拒收绢帛。

    那麽也可以反过来推测一下:绢帛在交易的时候,必定是非常不受欢迎的。

    如果受欢迎,又怎麽可能法律要强调不能拒收呢?

    事实上,唐代局部区域抵制绢帛乃是常态,拒收绢帛是常有的事!

    这个问题出现的时间非常早,社会层面博弈的时间也持续非常久!

    进一步引申猜测,绢帛在当时,在大唐大部分地区,其实是比劣钱更「劣」的劣钱,非常不受欢迎。

    但凡有可能不收绢帛的,商人们在交易中都会尽量避免收取绢帛!而是优先将绢帛转手弄出去。

    在河西丝绸是「优币」,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出口在那里,一切都是为了「外贸」服务的。

    在西域丝绸不愁销路,利润也高,显然比铜钱更受欢迎。

    但在长安丶洛阳丶扬州等地,其实丝绸绢帛等物,并不是受商家欢迎的硬通货。这些商人是实在没有办法,被法律逼迫着,才不情不愿收绢帛的。

    因为绢帛毕竟是实物,不像是大明时的宝钞一样,本身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所以绢帛这玩意哪怕商人们再不喜欢,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妥协了。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普通百姓家中,哪怕是略有钱财的人,也不可能经常换衣服穿。能经常换衣服的家庭,那都是非富即贵的,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比例并不高。

    布料跟粮食这种硬需求的东西还是稍有不同的。

    少吃一顿饭浑身难受,少一套衣服穿,问题其实没有那麽大。古人穿衣服向来节俭嘛,不是有句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嘛。

    这说明他们换衣服其实没有换得那麽勤快。

    绢帛虽然是有实用价值的,但它的社会需求并没有那麽旺盛,属于是一种「滞销必须品」。只在一些边镇地方(如河西),对那些外族有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大唐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绢帛的总量,一直在稳步提升,远远超过了社会消费速度。

    大量绢帛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货币被囤积到了商人们手中,堆在仓库里发霉。

    而且由于大唐的「祖宗之法」没有改变,租庸调本身也会天然产生布料与丝绸。

    这些丝绸与布料,同样通过官员的俸禄丶赏赐等渠道进入社会层面参与流通。

    诸多因素叠加,导致百姓手中的绢帛,其实是在不断贬值的。而且布料存放时间久了还会折旧,交易的时候还可能因为污损被拒收,且布匹还有不易分割,强行分割后,价值会暴跌等等不利因素。

    找到一种代替绢帛的货币,这个迫切需求其实已经困扰了大唐君臣很多年。

    虽然基哥吵着要推行交子,但李林甫是右相,他不是混日子的,心中的顾虑非常多。

    印交子的风险太大了!以前没有前例!

    而且圣人要得太急了,没有任何缓冲时间!

    一旦出事,那就会闹出大乱子。

    在李林甫看来,这些政策就应该缓缓推进,徐徐图之!

    「交子,交子,世上怎麽可能会有一张纸就能当钱用呢……」

    李林甫将手放到背后,看着远处艳阳之下,树枝吐出了嫩芽,充满了生机。

    此刻李林甫像是要为一件难以决断的大事拍板一样。

    发行交子,满意的是皇帝,不满的是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世家豪强,其中就包括关陇世家的一些人。以及这些人支持的部分官僚。

    就算这些人暂时没有回过味来,也迟早也会明白这交子的厉害之处在哪里。到时候还是一阵腥风血雨。

    国家若是掌控了无限发行货币的能力,那麽便斩断了地方豪强私铸铜钱的路子。

    因为无论私铸成本多麽低,也不可能比印刷交子更低!

    囤积居奇操控粮价,收集好钱埋起来操控「钱价」。这一类操作在交子的支配下,也很难玩得好了。

    能无限印刷的交子,就是对付这些小手段的利器!

    李林甫已经想像出交子若是在大唐铺开,会遇到多大的阻力了。

    到时候官府在经济层面对于国家运行的掌控力,将会大大加强。除了脑子里少了一千多年的见识以外,方重勇当初考虑过的事情,李林甫同样也都考虑过了。很多还得到了与之相似的答案。

    总结一下就是,他这个大唐右相夹在皇帝与权贵之间,里外不是人。

    要如何解套呢?

    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视线。李林甫看到对方正朝着自己走来,连忙上前行礼道:「高将军怎麽亲自到某府上,可是圣人之命麽?」

    「早上方国忠已到长安,与圣人相谈甚欢。

    现在圣人请右相去花萼相辉楼商议国事,右相随某来吧。」

    高力士面带微笑说道。

    「交子之策乃是方国忠所提,由他出面主持铺开交子这件事正合适。」

    李林甫不动声色的甩锅说道。

    听到这话高力士一愣,随即意味深长笑道:「右相倒是与方国忠英雄所见略同。他一见面就推荐由右相全力主持此事,还说在这件事上,大唐无人可以代替右相。你们倒是想到一起去了。」

    「那本相倒要好好瞧瞧了。」

    李林甫不以为意笑道,眼中有一丝恼怒闪过。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