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报恩寺大案就是悬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谁会甘心放弃?

    赵贞吉不慌不忙地答道:「杨四知风闻弹劾,是御史的本职,倒也无可厚非。但是杨四知身为巡城御史,掌稽查地方丶厘剔奸弊丶整顿风俗,身负监察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等职。

    张大雄出首,当为案犯自首。杨四知不与五城兵马司司官会审,勘查案情,却只顾着风闻弹劾。只顾御史之责,不顾巡城之职。

    本院合议,杨四知当属玩忽职守丶失职之罪,免职处分」

    众人听完后,跟心中预期的差不多。

    太子殿下还是要执意保下陈以勤。

    杨四知属于失职,个人玩忽职守,不是攀咬诬陷,那跟座师陈以勤扯不上关系了。

    一个免职处分,把责任轻轻断在杨四知这里,到此为止!

    大家忍不住瞥了高拱一眼,有几位甚至心生怜悯。

    可怜的高拱,你是皇上的帝师又如何?

    现在皇上不管事,在紫禁城里逍遥快活。现在总理军国事的是太子,你帝师的身份反倒成了障碍。

    肯定会用伱,不用你皇上的面子过不去。

    但绝不会重用你,此中关窍,你自己把握吧。

    朱翊钧突然开口:「京城里的五城兵马司,由成祖皇帝于永乐二年分设,隶属兵部。掌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丶火禁之事。凡京城内外,各画境而分领之,境内有游民丶奸民则逮治。若车驾亲郊,则率夫里供事。

    兵马司初设时,街区坊间凡有水火盗贼及人家细故须闻之官者,皆可一呼即应。救火丶巡夜,清廉为政,不取分文。但是日久弊生,始而捕盗,继而讳盗,终且取资于盗,同盗合污,不得人心。」

    众人静静地听着。

    「嘉靖四十一年,先皇诏设巡视五城御史,每年终,将各城兵马指挥,该年政绩会本举劾。原本就是厘清弊政,结果还是如故。

    后来又有官员上疏,要求五城兵马司官,改由都察院执掌,宜取科贡正途,职检验死伤,理刑名盗贼,如两京知县。不职者,巡城御史再纠劾之。」

    朱翊钧扫了一圈众人,语气不变:「五城兵马司关乎京城治安,安居乐业,积弊重重,百姓叫苦连连。孤一直不清楚根源到底在哪里?

    自从看到巡城御史杨四知的案子后,这才明白,说到底,还是职责不明啊。五城兵马司管的是京城地面上的事,跟兵部什麽关系?

    兵部管着天下戎政,结果还要俯下身去直管京城五城的治安,隔着太远了,想管也管不好啊!所以孤认为,地方治安就交给地方管。

    吏部上本说顺天府尹要换人。京城治安不好,顺天府尹是关键。大家都说,京城治安大好的时候,还是王国光当顺天府尹的时候。

    所以说,做官的是不是勇于任事,有没有脚踏实地做实事,百姓们还是能察觉得出来。为了一改京城五城的积弊,孤亲自点南京户部侍郎刘应节为顺天府尹,然后对五城兵马司大改!」

    众人听得一惊。

    大改五城兵马司?

    什麽意思?

    徐阶心里跟明镜似的。

    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只是开始,太子殿下终于要开始推新政了。

    徐阶心里暗叹,太子殿下选的时机真的好。

    此时的内阁四位阁老,李春芳和张居正是太子的「自己人」,有什麽事可以私下沟通。自己嘛,可以互相交换。

    唯一的变数就是陈以勤。

    现在天赐良机给太子。这帮人为了让高拱上位入阁,搞了个计中计,想利用杨四知去皮见骨把陈以勤给搞下去。

    太子察觉到,果断用手段打断了这一计谋,保下了陈以勤的名声和仕途。

    不管如何,陈以勤必须记下这份恩情,那麽后面太子有什麽事需要内阁站台时,你不得通融通融,什麽事可以好好商量嘛。

    妙啊,实在是妙啊!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