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1/2)
韩晖道:「此事说来话长,前明嘉靖之时,太祖自馀姚起兵,先定南而再逐北,当时北明之官吏军民丶百工匠师,多有向北而遁,依附鞑靼者,当时逃亡辽东者也有不少。」
贾珩恍然道:「不想有如此原委。」
作为中原王朝的农耕文明之所以强于草原游牧文明,一在于人口众多,二在于冶铁军工发达,论起骑射之法,谁又能比过在马背上长大的草原?
当然女真是渔猎文明。
若是排队枪毙时代来临,草原民族就开始载歌载舞起来。
当然,以上也不是关键,有一层关键是陈汉承平日久,文恬武嬉,兵制败坏,这一点,在场三人都不会说。
韩晖笑道:「不过比起我汉家百姓,彼等能工巧匠无论是数量,还是在技艺上,都是多有不如的。」
贾珩点了点头,道:「也是,只待假以时日,正卒武,修甲兵,我大汉会有封狼居胥的一天道。」
韩晖和于缜也是附和说着。
待到用罢午饭,众人吃了几盏香茶,出了玲珑阁,行至道左,韩晖笑了笑,道:「贾兄,我和文度兄还有事在身,恐怕要先行一步,这封荐书贾兄先收下,明日贾兄可执此书,至国子监宋录事处,将此书予他就是。」
贾珩接过荐书,收好,神情郑重,拱手道:「多谢韩兄。」
韩晖拱了拱手,笑道:「贾兄到国子监后,你我再把臂同游,共饮一杯。」
贾珩点了点头,而后目送二人离去,这才向着家中行去。
韩晖和于缜二人,转过街道,二人酒意暂醒。
「文度,觉得这贾珩如何?」韩晖问道。
原本已有几分醉意的于缜,目光清明,道:「是个人物,我观其虎口有老茧,臂膀健硕,似有武艺在身,多是个文武双全的。」
这位于缜是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于孟之子,见过拜访他家的武将也不少。
韩晖顿住步子,疑惑道:「贾家何时出了这等文武双全的人物?」
于缜道:「贾家军功勋贵之家,虽百年以降,子弟耽于享乐,多不成器,但总有一二个像样的。」
韩晖轻笑了下,道:「也是,宁荣一条街,贾家八房逾千人,若都是酒囊饭袋,也说不过去。」
如今的大汉,太祖那一代的勋贵,四王八公和十二侯镇于京师,分掌京营兵权,与文官体系也是争执不休。
「子升兄,难道要招揽贾珩?」于缜问道。
从昨夜来看,天子似因边事对首辅不满,眼前这位次辅家的公子,蛰伏在国子监,或为其父韩癀招揽贤才,以济边戎之事。
韩晖摇头失笑道:「我无官无职,哪里有资格招揽什麽?不过见左右是个人物,结一份善缘罢了。」
从昨夜来看,天子似因边事对杨阁老不满,他的父亲有意着人试探天子心意,但首辅这位置就是个火山口,并不好做。
陈汉一朝,自崇平帝继位以来,治政躁切,十三四年间,一共换过五次首辅,几乎二三年就从京都送出一位首辅,首辅虽走马灯换,可国势难振,东虏一日势大一日。
首辅换的勤,党争之风自是愈演愈烈,浙党丶楚党丶齐党遍布朝野六部九卿丶翰林詹事科道以及封疆大吏,彼辈攻讦不休,任用私人,于人事丶边备丶盐务等纷争不休。
不过,崇平帝擅用权术,手段酷烈,又以锦衣卫司察百官,党争虽有,但也维持在一定程度,暗流涌动。
如今的首辅杨国昌就是齐党中人,而蓟镇总兵唐宽同样是山东籍,受其举荐而镇北方重镇。
韩晖和于缜二人说着,就向韩府去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