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见过卫王,万岁万岁万万岁(1/2)
西域,山国
戈壁滩上树木凋零,目之所及,满是枯黄塞目,一派萧索丶荒凉之景。
准噶尔部的噶尔丹,这会儿正是上气不接下气,从马上翻身下来,那张胡子拉碴的面容上,粗粝丶雄阔的脸膛上可见着紫红,鬓角和鼻翼满是一路逃亡而来的汗水。
身后的兵卒衣甲凌乱,队列不整。
随行的准噶尔部的骑军大将,手里正自挽着一根粗若婴儿手指的缰绳,将装着水的牛皮袋递将过去,说道:「可汗,喝口水吧。」
噶尔丹转眸看向随着自己败归的残兵败将,心底深处不由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悲凉之感。
想他噶尔丹率领十万大军征讨汉土,不想去时十馀万大军,回来之时,十停兵马去了七停,只有这些残兵败将相伴左右。
上苍何其薄待于他?
「可汗,西山城到了。」一个番将擦了一下鬓角蓄积的汗水,高声说道。
噶尔丹轻轻应了一声是,说道:「先行进城歇息吧。」
身旁随行的番将闻听此言,浓眉之下,那双咄咄虎目闪烁了下,皆是齐声应是。
而西山城的守将也出得城来,快步相迎而来,拱手道:「可汗驾临,末将有失远迎,还望可汗恕罪!」
噶尔丹点了点头,随着那守将进入西山城之中。
一众残兵败将进入西山城之中,牵执喂马,寻人歇息。
直到午后时分,却听得西山城之外的茫茫戈壁,似是传来阵阵马蹄的隆隆响声。
刚刚惊魂未定的噶尔丹就听得那小将神色仓惶地从外间过来,说道:「可汗,汉军已经冲上来了。」
噶尔丹放下手里的一只青花瓷的酒盅,胡子拉碴的面容上现出担忧之色,问道:「汉军兵力如何?究竟是何人领兵?」
「可汗,汉军兵马粗略而看,大约有五万人,帅旗旗帜上绣着一个庞字。」其中一个番将,高声说道。
「庞师立!」噶尔丹面容几近扭曲,目中满是凶狠之芒,咬牙切齿道。
庞师立这一路对他各种好追,不仅阵斩叶尔羌部二台吉乞力思明,准噶尔部兵马可谓损兵折将。
噶尔丹已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说话之间,周围大批准噶尔部的军卒翻身上马,扬鞭疾驰,向着远方而去。
而身后可见大批汉军将士翻身上马,手中的一把通明如水的马刀轻轻扬起,但见刀锋明晃晃而闪,通明如水,在通明日光照耀之下,闪烁着道道冷冽的锋芒。
一时之间,可听得喊杀之声震天动地,无尽刀兵之气弥漫于空中,充斥于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
而就在之后,大批京营汉军向着西域的西山国的城池杀去。
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但见那城墙在烟尘浩荡当中,轰然炸开一道黑黢黢的窟窿。
旋即,大批汉军京营骑士沿着被火药轰开的窟窿,一下子就是涌入城中,追杀着城池当中的准噶尔部士卒。
「铛铛……」
可听得刀兵不间断的碰撞之声,乒桌球乓,不绝于耳。
而伴随着一把把利刃的「噗呲」入肉之声,准噶尔部的士卒,几乎如枯草倒伏于地,纷纷倒在血泊当中。
败军之卒几乎如惊弓之鸟,如何是汉军将士的对手?
庞师立立身于一面刺绣着「庞」字的中军大纛之下,手里拿着一根单筒望远镜,眺望着巍峨高立的城墙。
此刻的汉军和准噶尔部的勇士正在拼命厮杀。
旋即,就是阵阵喊杀之声响彻云霄,却见城内硝烟滚滚而起,城池之上刀兵之气繁盛,充斥四方。
而噶尔丹再次率领千骑,向着西面方向褪去。
乾德六年冬月,大批汉军骑兵浩浩荡荡地席卷过西域,一路过塔里木河,攻至龟兹。
而后,大军在西域之地纵横驰骋,席卷了整个西域之地。
乾德六年,冬月初一,汉军陷姑墨,初七破温宿,腊月初二,汉军骑兵行军至疏勒,擒杀噶尔丹。
……
……
乾德六年,腊月二十一——
大汉在西北的用兵诸事渐渐进入尾声,准噶尔汗噶尔丹被庞师立和谢再义两部率兵擒杀,叶尔羌部的虏骑,也四散奔逃。
贾珩说话之时,也在京城之中,召开内阁丶军机处的群臣联席会议,为乾德七年的工作做出一番布置。
在整个乾德六年,汉廷都在应对西北战事,收复西域,将西域三十六国纳入归治。
此刻,贾珩则是落座在武英殿之中,正在与群臣相议兵事。
「西域收复,我大汉又增扩一疆域,从此虏患将不复为祸!」贾珩在说完这句话以后,清冽如虹的目光掠过下方的一众群臣,问道:「诸位,现在究竟怎麽一说?」
当年的元廷,入主中原之后,在亚洲大陆建立了数个汗国,如今在经过数百年之后,彻底被汉人平灭,纳入汉人治下。
内阁首辅林如海,手持一面象牙玉笏,面色肃然,说道:「辅政王,大军在西北盘桓,粮秣糜费日以万计,是否班师回京?」
在过去的半年当中,因为西域方面用兵二十万,神京城向西域输送粮秣多达数百万石,户部方面也有些吃不消。
贾珩道:「西域方下,朝廷还要驻军以防准噶尔部死灰复燃,肆虐为祸。」
水溶道:「西域荒凉丶炎热,如果只是驻军,也不移民实边。」
贾珩点了点头,道:「朝廷正要议一议,如何在西域设府置县,抚治疆土,永为汉土。」
水溶想了想,开口说道:「汉时,大汉朝廷在西域设都护府,本朝是否可以仿效其制?」
贾珩道:「西域都护府,乃为汉时对边疆的羁縻之策,难以收得揽治新下疆土之全功,朝廷可设伊犁总督丶巡抚等职,对中原之地的百姓移民实边,另先着军士前往西域垦植屯田。」
柳政那张白净面容上现出凝重之色,朗声说道:「如此非十年之功不可了。」
贾珩道:「为避免西域边疆之地,失而复得,非如此不可,况且自朝廷摊丁入亩之策施行以来,诸省地方人口激增,虽然向辽东等地移民得以疏解,但仍需新下之疆域承载新增之人口。」
林如海面色一肃,朗声道:「子钰所言不无道理。」
贾珩沉声说道:「西域乃是我朝西北的屏障,可以作为抵挡西北虏骑的第一道防线。」
其实,神京地处关中,不宜为大汉都城,而他心头理想的都城还是金陵,因为可以出海殖民。
当然,他倒可以在神州设立五京制,利用几条铁路勾连几地,而后每五年一轮换,更好地统治这广袤无垠的疆域。
贾珩道:「西域诸国原住民,礼藩院方面做好稽核丶登记,将各族住民登记至簿册,倒也便于编管丶辖治,同时,辽东方面的女真丶蒙古等诸族,理藩院也要派出要员前往,梳理诸族番邦事务,不得有误。」
礼藩院尚书卞永思手持一面象牙玉笏,拱手应是。
贾珩问道:「户部方面,今年粮秣收成如何?」
林如海开寇道:「今岁,朝廷在河南丶湖广之地用了工部徐侍郎的堆肥之法,粮食丰收,粮秣增收多达一成,户部准备在天下诸省推广,于明年,国家田赋可增加三成。」
徐光启不仅主导研制军械,而且还在农用技术上,在贾珩的提点下,采用堆肥之法,堆积了氨肥,对天下粮田有效增产。
只是还没有到工业制氨的一步。
贾珩点了点头,赞许道:「堆肥之法可谓潜力无穷,粮食增收一成,尤有未尽之力。」
林如海接过话头儿,温声说道:「工部方面刚刚成立的农工司,似乎就在精研堆肥之法。」
贾珩旋即,又将一双清冽目光投向工部侍郎徐光启,道:「徐侍郎,堆肥之法仍可改进,徐侍郎之后可召集手下精擅农学的匠师,一同改进堆肥制艺。」
徐光启闻听此言,快步出得朝班,向着贾珩拱手应是。
贾珩声音清朗,说道:「诸位,明年朝廷仍然需要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