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南霁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02章 南霁云

    沿海百姓对李瑄的崇敬如同神明,特别是那些受益的百姓。

    李瑄灭掉劫掠他们海贼,灭掉欺凌他们的豪强,分出田地,留下钱财。

    这是百姓们梦中都想像不到的美好。

    如今却被李瑄实现!

    不少穷苦百姓,像祭拜佛像一样祭拜李瑄。

    以后两浙一带,李瑄的声望会越积越深。

    这种现象对只酷吏来说,将来不会有什麽用处。

    但对李瑄来说,天下裂变的时候,再来临海,绝对可以一呼百应。

    四月十日,李瑄得到一个消息,令他非常伤心。

    大诗人贺知章去世。

    他的家人,以道士礼简葬。

    李瑄送去悼文,一来一回需数日时间,李瑄走不开,只能缅怀。

    他很怀念在曲江柳岸与贺知章相遇,那种精神矍铄的面貌。

    他多次去贺知章家中拜访,对这个大诗人,大学者,万分尊敬。

    贺知章留下的诗集,李瑄将来会好好拜读。

    在一个月前,李隆基终于忍受不住李白的性格,对其「赐金放还」。

    四月,年仅三十三岁杜甫与大诗人李白,在洛阳相遇。

    杜甫也开始他第三次漫游。

    这种增长阅历,了解天下的方式,使杜甫将来能胸怀天下。

    ……

    「我准备回京向圣人复命。你们都是有罪之人,但念在你们缴纳贪污金银,又在这段时间勤勤恳恳,为百姓分田地,维持两郡局势,我就不再追究你们的过失,希望伱们能如同《后汉书》的清廉官吏,名垂青史。莫要再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四月十五日,李瑄决定回长安述职。

    不处理这些官吏,李瑄有自己的考虑。

    见识到这次杀戮,他们再犯法的概率就会变低许多。

    当然,新任的太守,肯定不会再从他们中选择。

    李瑄不操心这样的事情,还是让朝廷决定委派谁过来。

    「多谢将军开恩!」

    一众官吏拜道。

    他们现在看到李瑄就发抖,哪能不勤勤恳恳?

    听到李瑄不再追究之前之事,他们很激动,有的更是流出眼泪。

    终于保住一命。

    当天下午,李瑄就决定离开。

    他没有和大部队一起,大部队押送着许多豪强的家人,一车车钱财丶一车车绢锦丶金银珠宝。

    他们回到长安需要三四个月时间。

    李瑄不想浪费这些时间。

    他将剿灭吴令光以来获得的金银珠宝丶钱绢记录成册。届时转交给李隆基就可以了。

    只有李瑄的亲卫和张兴,跟着李瑄一起回长安。

    他们每人骑四匹马,白天狂奔,夜晚只在驿站休息四个时辰,十天内就能回到长安。

    通过审问,李瑄得知豪强向李林甫贿赂黄金,将一份奏书呈给圣人。

    他要回去看看,有没有机会再整一次李林甫。

    当临海郡的百姓得知李瑄要离开,纷纷前来为李瑄送行。

    他们不断地向李瑄拜礼,并将家中的食物拿出来,有的老者还捧着钱币,要送给李瑄。

    临海城虽然不在海边,但是李瑄除去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豪强。处死了一批官吏,使整个临海城为一清。

    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豪强的欺凌。

    而且李瑄平易近人,在官吏面前李瑄是杀人魔头,但在城中,经常与百姓接近,了解他们的生活。

    李瑄不让百姓叫他将军,而是称他为七郎。

    临海郡的百姓有谚语相传:「七郎为郡守,草民愿折寿。」

    寓意李瑄能让他们安稳生活,折寿在所不惜。

    如此种种,让李瑄更坚信自己的道路。

    李瑄没有收下百姓的礼物,他下马向临海百姓谢礼后,与亲卫一起策马离开。

    许多百姓以袖掩泪,不得自己。

    「汉代的酷吏离开后,有没有这样?」

    有年轻士人聊天时不禁问。

    「李七郎不一样,他一面是能臣酷吏郅都,一面清廉官吏赵广汉;他们二者合一,亦不能相比。官吏们畏他如虎,百姓们爱他如爱自家。」

    一名年老的士人回道。

    「他这样会得罪很多人,朝中官吏们畏惧他,也不敢与他太过亲近。与豪强有关系的大臣也找机会陷害他。」

    年轻士人还是觉得李瑄太过鲁莽。

    「他做这样的事,就一定考虑到这点。这是他的选择。」

    年老士人回答。

    「敢问您觉得他将来能当宰相吗?」

    年轻士人好奇。

    「他一定能当宰相!」

    年老士人如是说道。

    「非也!引用《左传》的一句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又一名士人加入聊天。他并不看好李瑄。

    年轻士人看向年老士人时,年老士人却笑着摇头,他没有去争辩。

    ……

    李瑄一行,四马轮换。

    由于未带大军跟随,几乎每到一个郡县,就要被拦下查验身份。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