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来自远方的客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龙晚上回去的时候,杨大姐告诉了他一件事情。

    有人下午过来找他,说是要购买收割机。

    购买收割机?

    听说有人要购买收割机,李龙倒是挺高兴的。毕竟这收割机剩下一台,如果能卖光,那就算是清场了。

    等开春他才会再去拉另外的收割机。这收割机算是细水长流,也是一个稳定的进项。

    在合作社没有兴起,土地还没大面积聚拢耕种的情况下,收割机会有长达十几二十年的使用周期。

    等二十年后,合作社兴起,土地开始大面积统一耕种,那时候收割机的效率就跟不上了,到时就开始使用联合收割机,就是康麦因。

    那时候的康麦因和现在的不一样。现在的只能收小麦,那时候的小麦丶玉米丶油葵都能收割,综合使用,效率非常的高。

    那个时候大马力拖拉机也出来了,到时履带式拖拉机就逐渐退出耕地舞台。

    这个进程,上一世全程参与的李龙非常的清楚,他只需要把握好发展脉络,适时提前或者推动一把就行。

    他也不贪,只需要在每个变革的时候稍微的提前一点参与进去,吃到第一口最美味的就行。

    就比如小海子的鱼,他算是头一个把鱼商品化的,以前零星的也有,但有被抓的,也有挣不到钱的。

    他算是头一个利用鱼和山里的山货,赚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上一世是真就拿着枪不知道去打猎,也没打过。那时候人真是老实,那枪让自己保管着,就老老实实的保管着。

    其实那时候枪自己保管着,找子弹也很容易。

    真要带着枪跑到山里,摸准备情况,打一两头野猪啥的,也就开窍了。

    但没有一个人这麽做。

    人被教育的规规矩矩,因此也就失去了突破和快速发展的路子和机遇。

    这一世他也算是不走寻常路了。

    「那人说没说是从哪里来的?」李龙问道,「啥时候还过来?」

    「我听口音像是民族人,说是明天早上还过来。」

    「行,我知道了。」李龙把吉普车里的水放掉,这次又带回来几公斤开剥好的鱼。

    大嫂梁月梅和老娘杜春芳说了,这边他和顾晓霞两个都没空收拾。那个杨大姐人家也有自己的事情,她们在家里没事,就把鱼开剥了让李龙带回来。

    她们说把鱼分成几个一堆冻起来,到时吃的时候一化,用温水彻底化软了再做,味道一样鲜。

    李龙也没推辞,这都是心意。

    把鱼拿着包好,放进筐里挂在半空,这样就不担心老鼠祸祸了。

    如果要冻在雪里,是不能沾地的。四周都要用雪压实,不然老鼠会找到,然后就祸祸了。

    上一世他杀猪,把猪骨头专门放一个袋子里冻在院子里的雪里,袋子背靠着院墙,上面压上雪,本以为没事。

    结果年前去掏出来的时候,发现老鼠已经在里面钻了好几条路。肉没吃掉多少,但骨头上都是老鼠屎和尿,糟塌了。

    所以李龙处理这个特别小心。

    把鱼弄好,杨大姐的晚饭也已经做好了。

    顾晓霞回来的时候,提着两个小口袋,说是教育局给发的小米。

    这年头能搞到小米也不容易,杨大姐把小米放进了储存室,说明天给熬小米粥喝。

    顾博远过来,韩芳回来,大家一起吃着晚饭。

    大院子里的灯都换上了大瓦数的灯泡,屋子里很亮。李龙并不在意这点电费,既然有钱了,生活质量就要在这个大环境下做到尽量的好。

    吃过晚饭,韩芳去写作业,顾博远背着手往回走。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李龙给他一把手电,顾博远也不打开,就揣兜里,散步一样回去了。

    顾晓霞回卧室,李龙先去了后面的玻璃房,看了看那边的菜苗子,给炉子里又加了一铲子煤。

    他的想法是尽量能保持这里面的温度,但基本上不可能。不是专门种大棚的,晚上炉子里的煤虽然用煤沫子压着,但到了后半夜也会慢慢灭掉,等早上起来再续上,就有一个空挡。

    他是懒得半夜起来的,所以这个菜苗子的生长就没那麽好。

    李龙本身就是做实验,所以也没想着那麽顺当。至少眼下看着,菜苗子长的还都不错,玻璃棚里的温度和湿度也还都不错,就行了。

    第二天起来,吃过早饭,其他人都离开,李龙又去了玻璃棚里,把炉子里的残灰扒掉,新架上炉子,再回到大院子里。

    今天既然有人来,那他就晚点儿走。

    吉普车水箱里加上开水,发动着,热了一下车,开着让开位置。熄火后又去把拖拉机头清理一下。

    如果对方没开拖拉机过来,演示的话还得把自家的拖拉机头给发动着。

    然后他去把那最后一台收割机上面的塑料布给掀掉,把残雪清理一下,空间让出来。

    能卖掉尽量就卖掉了,留着也是个事儿。

    上午十点半的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李龙过去打开了门。

    杨大姐有过提醒,李龙也有过设想,来的果然是两位民族同志。

    「你好,是李龙同志吗?」率先问话的是穿着中山装,看面相和玉山江差不多大的中年男人,身后跟着三十多岁的,看长相挺像他弟弟的。

    两个人都戴着皮帽子,帽子耳朵翻起来系在上面,这时候没穿大衣,这天气能看出来两个人都有点抖。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衣放在旅社了。

    「我是,你好你好,来来来,阿达西,请进。」李龙大致猜出来两位是维族同志,他立刻把人请了进来。

    「在报纸上看说你是民族团结的模范,」那位四十多岁的同志进来后笑着说道,「认识你,我们很高兴。我叫阿布来提,这是我弟弟阿不都赛买提。」

    「你们好,请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过来就是看收割机吗?」

    「我们是从伊犁来的。」阿布来提说道,「就是想看看报纸上说的很好的收割机。」

    「你们翻果子沟很辛苦吧?」李龙把两个人让到屋子里,给两个人倒上茶水,然后指了指杯子说道,「新杯子。」

    「李龙同志对伊犁很了解啊?」阿布来提没想到李龙也知道果子沟,也知道这里很难走。

    这时候可不像后世,有了手机,有了网络,各种资讯不需要走,随便搜了搜就知道了。

    四十年后,因为一首《苹果香》,全国许多人都知道了伊犁,知道了六星街。但这个时候,北疆人知道伊犁最多的就是苹果了。

    而这个时候也没果子沟大桥,伊犁人出河谷到WLMQ需要走三天路,从伊犁走到果子沟一天,翻越果子沟就得一整天,而且冬天还容易翻车。

    从果子沟出来,往WLMQ走乌伊公路,汽车还得跑一天。

    哪像四十年后,一个白天就开到了。

    「知道一些。你们那里的苹果很好啊。」李龙笑着说道: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阿图什无花果名声大,下野地西瓜甜又沙,喀什樱桃赛珍珠,伽师甜瓜甜掉牙,和田薄皮核桃不用敲,库车的白杏味最佳。一年四季有瓜果,来到XJ不想家。」

    这时候南北疆的苹果还是伊犁的出名,阿克苏的苹果这时候还没伊犁的名气大。只是后来,伊犁的苹果因为一场灾害直接几近绝收,然后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四十年后,大批的游客涌入到了伊犁,才知道这里本土老苹果夏里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