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愿不毛之地都变得波浪起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51章 愿不毛之地都变得波浪起伏

    「……短短几年间,嘉禾集团硬是将茫茫戈壁变成了二十万亩人工草原。」

    「耕地,是我们端牢华夏饭碗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但当前,我国耕地质量『先天不足』『后天欠帐』的问题仍很突出。

    盐硷地作为耕地扩容丶提质丶增效的重要战略后备资源,如何从荒芜到沃土?

    面对盐硷地改造成本高丶维护难的问题,嘉禾集团从『以种适地』角度出手,培育出了苜禾1号,如今,『吃盐植物』的名头响彻神州大地。

    风正帆悬,征鼓催人。

    日前,农业部牵头组织在鲁省东营,蒙省五原,浙省慈溪,苏省盐城等多地开展了盐硷地改良项目。

    耕地退化丶盐硷地的形成,是时间与空间的累积,是自然与认为因素的交杂。

    因此,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也必定是一个攻坚战丶持久战,需要政府丶企业丶科研机构协同助力,方能在未来开拓出更大的产能。

    耕地如金,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每一寸耕地,使每一寸耕地都成为聚宝盆,使每一垄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主持人字慷慨激昂的声音传遍电视机前的千家万户,铿锵有力的语调不断的调动着众人的情绪。

    配合上电视里不断传来的航拍画面,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和生机勃勃的草原,不毛之地和生态绿洲,强烈的反差形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

    田成方,树成林,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盐能降。

    牛羊,农机,工厂,汽车,还有土生土长的西北农民最朴实的笑容。

    沉睡的大地被植物的力量唤醒,乾旱贫瘠的土壤被一片片整齐的牧草所占据。

    现代化的人工草原在荒漠戈壁落地,并逐渐的改变着这里固有的颜色。

    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央视新闻从1978年开播至今,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陪伴了国人许多年。

    受众极为的广泛。

    此时此刻,电视机前各个年龄层丶地域层丶教育层的广大群体全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上的画面。

    生怕落下了每一个细节。

    有些有过垦荒经历的老人,农垦农场的老职工,无不心跳加速,甚至动容落泪。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老一辈人回忆着西北地区被沙漠化侵蚀的场景。

    电视上的西北却平原着绿,荒山披锦,不禁潸然泪下。

    「我们战斗在祖国边疆,用胸膛融化了千年的冰霜。在我们走过的地方,荒原掀起了黑色的波浪……」

    冰城,已经71岁的罗树清轻轻吟唱起了这首歌,她回想起了青春的力量。

    50年前,罗树清作为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一员来到黑省北部的共青农场垦荒,与她一样的青年有2600馀名。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时间不会回到历史的原点,但重溯历史丶接续历史,却能让人感受到当年那种青春的激情。

    她想起领导来荒原视察时说过的一句话,「下次再来时,我要听到鸡叫狗咬丶孩子哭。」

    如今她看到了新世纪的开荒,现代化的设备,同样的火热朝天。

    西北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也备受鼓舞,戈壁大漠独有的茫茫黄褐色,是亘古以来荒漠化丶半荒漠气候所留下的不折不扣的印痕。

    但从嘉禾集团的身上,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可能。

    西北大地上存在着几百种盐硷植物,这些盐硷地上的原住民是大自然的馈赠。

    它们早已习惯了戈壁滩上乾旱贫瘠的环境,不挑土,不费水,如今嘉禾集团从中选育出了苜禾1号。

    他们未必不能!

    而像徐父这样的机关单位领导丶工作人员或者是敏锐的企业家,则更具有政治敏感性。

    近几年粮食产量连年下降,新闻又花了如此长的篇幅来介绍,这是国家准备力推了。

    许多人开始琢磨着该怎麽参与进这一场盛宴!

    徐小雪再次重温航拍的草原,看得别有滋味,尤其是配合着老父亲那精彩绝伦的微表情。

    她心里也激情澎湃。

    种子是农业的晶片,她第一次如此强烈的感受到种子的力量。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她看着电视上的青年,朴素的面容,单薄的身体,但面对记者采访时,其精气神却如同他那生机勃发的草场。

    锐利夺目!

    这样的人物仿佛随时在散发魅力,吸引着她。

    徐母宁彩娟观察着女儿的一举一动,内心微微一叹,敏君说得没错,果然有问题。

    她看着屏幕下方出现的青年信息资料,嘉禾的董事长,农大的研究生,遗传育种专业,苜禾1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