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除虫菊(1/2)
「刚果(金)连锄头都还没有完全普及,你能卖什麽农机?」郭阳嘀咕道:「还不如说去猎狮子呢。」
刚果金的野生动植物极其丰富,在通往机场附近的道路边,时常能看到出售的各种野生动物。
珍珠鸡丶蟒蛇丶麂子丶竹鼠丶猎隼丶雕丶穿山甲丶松鼠猴……
这些都是一些当地人打猎带回来卖的。
说实话,郭阳有时候也想试试这种打猎的感觉。
余洪海说道:「刚果金不行,可以去其它国家啊,南非丶奈及利亚丶肯亚……肯定是有农机需求的。」
郭阳愣了愣神,忽然想起林部现在也在肯亚。
「要不一起去肯亚考察?领导应该还在那边。」
「那就走?」
「走。」
三言两语,郭阳就定了下来。
先是和林部的秘书联系了下,告知了嘉禾会去考察,至于领导的行程,郭阳原本没打算问。
不过秘书告知林部也是今天才到肯亚,至少还有一两天时间。
这就更加让郭阳更加确定,林部的电话很可能就是一种暗示。
不过也不能就这麽直接去,除了买票外,种植园的规划沟通以及招人等事项都得安排下去。
华夏热带农业科学院前身是华南热带林业研究所,最初是在羊城,后来又迁去了海南儋州。
2005年,华夏决定在14个非洲国家各援建一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改良种子,传授技术,培训人员。
其中刚果(布)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实施任务就是由热科院承担。
实施地点就在刚果布的首都布拉柴维尔,和金夏沙隔河相望,两地有船可以通航。
蒋昌顺便是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办公室主任。
刚果布的示范中心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选址,建设也才刚起步,今天,蒋顺昌也受邀来到了金夏沙。
而此次跟随农业部而来的热科院高级农业专家有两位,一位是椰子研究所的李义,很年轻,大概30来岁。
另一位则是橡胶研究所的老专家邓鸣科,白发苍苍,已经退休,这次也是被嘉禾重金邀请而来。
当郭阳和余洪海走进会议室时,三人还正在就规划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
「郭老板,你来得正好。」李义手中还拿着笔,而桌子上铺了几张刚果金的地图。
「油棕树是打算从其它地区引种吗?」
郭阳沉默了一会儿。这要咋说?嘉禾准备自己培育?
「你们的建议是?」
「引种丶购买种子种苗肯定是最为方便的。」李义说道。
「但引种的油棕树,如果不进行人工干预,自然繁育可能是一代不如一代。」头发花白的邓鸣科也跟着说道:「郭老板也是育种出身,应该清楚。」
蒋昌顺说道:「那如果自己育种,周期可就长了。」
「长?」邓鸣科冷哼了声,「再长能有橡胶育种的时间长!我们搞了几十年,才推翻了「北纬15度以北不适合种植橡胶树」的论断。」
蒋昌顺撇了撇嘴,说道:「嗯啊,知道橡胶所肯吃苦,很多人从参加工作时开始从事橡胶树育种,可能到退休都出不了成果,你老也是这样,退休了才有后人整理资料申请了国家科技一等奖。」
邓鸣科吹胡子瞪眼,一时弄不清他是生气还是神气。
「35年呐,热科院丶海南丶云南丶广东,分分合合搞了35年的研究。橡胶树种下后,长8年方能割胶,再过5年才进入旺产期,产胶周期长达30年……漫长的育种周期,像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
邓鸣科回忆了一番,又扭头看着郭阳,笑了起来。
「扯远了,扯远了。」
「说了这麽多,其实还是想嘉禾做好长期育种的准备,大规模的油棕种植园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建好的。」
郭阳笑道:「那肯定,这是嘉禾的看家业务,肯定不会放弃的,何况我们已经和椰子研究所建立了联合试验站。」
「那就好,那就好。」
郭阳想了想几人争论的点,说道:「其实我也没打算从其它地区引种。」
这下轮到邓鸣科三人愣住了,蒋昌顺说道:「郭总,种子种苗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小李他们和国内以及印尼等地很多种植园都有接触,购买还是很方便的。」
「运输太远了。」郭阳说道:「而且一时半会儿应该也买不到那麽多种苗。」
蒋昌顺看向李义,这里他最专业,希望他能劝阻劝阻,然而李义却摇了摇头。
「种苗很紧缺,津门聚龙集团去年也在印尼立项了个300万亩的油棕种植园项目,虽然有夸大,但前期几万亩肯定有的,所里的苗即使适合,也供应不上。」
「那确实有点难了。」
「10万公顷的种植园,用10年时间把所有种苗栽下去就算是很厉害很厉害了。」
「郭总要做好长远打算。」
郭阳其实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说道:「我打算在本地的一些油棕树上采集种子,进行育苗。」
「育种筛选吗?」
「也会拿一部分直接种!」
几人惊住了,蒋昌顺说道:「万一是商品性不高的厚壳种和无壳种苗呢?油棕没结果前可辨不出品质。」
「没事。」郭阳笑了笑,「以后不行把树砍掉就是了。」
三人默然无语。
砍掉?
这说得可真轻松。
不过这边成本是要低很多。
缓了一会儿,邓鸣科才说道:「你这让我想起了到海南橡胶园的第一年,台风过后,不少橡胶树被拦腰折断,园林一片狼藉。还没来得及清理胶园和住宅,试验站便接到上级任务,要求在500亩橡胶园中采集20万斤橡胶树种,供农垦部门育苗。
于是年轻的爬树摘果,年老的清理草木,年幼的趴在地上捡拾鲜种。鏖战了十天,才完成任务。」
「又来了。」蒋昌顺失笑道:「你老呢,现在退休了,就老开始回忆过去。」
邓鸣科哈哈笑道:「这只是有感而发,嘉禾如果采用这样的种植模式,度过第一年的开花结果,就能挑选出不少优良品种。」
「育苗1年,开花3年,即使这样,那也得等到四年后了。」
「四年不算长。」
「嘉禾不愧是国内种业的领头羊,有一套自己的育种思路。」
「这是财大气粗!」
郭阳见几人讨论的热烈,也不插话,而是看起了规划框架。
果树丶粮食丶油棕。
三个目标地块都被标注了起来,育苗圃的一些设计参数也写在了草稿上。
长方形种植。
种植密度为8米×9米。
150株/公顷。
年均产果20吨/公顷以上,年均产毛棕榈油4~4.5吨/公顷,生物柴油……
「如果要砍树,还是种密一点好。」李义笑道,说着就要划掉重写。
郭阳想了想脑海里的参数,说:「就按这种模式来。」
李义迟疑了下,见郭阳神情坚定,说道:「行,那我调整下苗圃布局。」
郭阳又和三位专家沟通了会儿,规划上自然是越细越好,但除了金夏沙和马塔迪,姆班达卡还暂时不能去,安全风险太高。
所以,近期的目标是金夏沙的粮食,马塔迪的果树,姆班达卡的油棕只能向后推。
郭阳结合接下来的育种,和三位专家强调了下方向,以免跑偏。同时也恳请热科院介绍相关的高级人才。
2月20日。
郭阳丶罗修丶余洪海丶野兔四人便坐上了去肯亚的航班。
「这航班即使头等舱也差了点意思,还是要自己的飞机舒服啊!」
「可不是。」余洪海说道:「埃迪酋长同意了,这次的木材主要提供乌木丶红漆木丶花梨木丶黄漆木四种。」
「这麽爽快?」
「刚果金这四种木材也多。」余洪海沉吟了下,「主要还是想要粮食,这两天粮价涨得好像越来越快了。」
「总感觉遗忘了什麽事。」
郭阳皱了皱眉。
主要还是旱作中心的网络断断续续,停电也是常态,了解外界的信息渠道很慢。
等到了肯亚首都奈洛比,还来不及欣赏这座高原城市,高德便打来了电话。
其声音中充满了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主要还是芝加哥期货市场迎来了一波上涨,玉米和小麦的3月丶5月丶7月等合约纷纷上涨,上涨12~20美分不等,小麦甚至一度接近涨停,只有大豆微跌。
玉米5月合约已经达到了每蒲式耳2.3416美元,大致相当于187.3美元/吨,换成人民币就是1450元/吨。
略高于国内的价格。
然而,在2005年11月,国际玉米的价格只有96美元一吨。
一年多时间,涨幅快翻倍了。
嘉禾粮油帐上的盈利也越来越多,高德想把盈利提出来,郭阳却选择了加仓。
因为和高德的交流中,还附带了两个重要的信息。
美元贬值。
滙丰银行宣布其在北美地区的住房贷款按揭业务遭受了巨额损失,并减记了相关资产。
次贷危机已经逐渐显现。
即使粮食价格已经大涨,石油也在涨,但郭阳依然认为这还只是大宗商品上涨的开始。
国际粮食危机的影子虽然已经出现,但毕竟还没有爆发。
刚果金玉米到岸价格400~500美元,咬咬牙,从矿业赚的钱还是能买到些粮食,粮农组织也还在发挥作用。
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郭阳一边思考,一边看着窗外的街道。
奈洛比被称为非洲最领先丶最时尚丶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坐拥东非小巴黎的声誉,官方语言是英语。
虽然在赤道上边上,但地处高原,气候温和,比在金夏沙舒适多了,城建更是要强出一大截,来旅游的人也有不少。
街道两边还有许多来自中东丶印度丶中丶日丶东南亚和欧洲的餐馆。
等到了酒店,打了个电话,没过多久,郭阳就在一间小会议室里单独见到了林部。
两人就肯亚和非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