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冤家路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夏穿越后,一直就在江都城的西北角一带活动,活动半径只有一里左右,虽然出了两次城,但北城门距离武馆很近。

    实际上,江都城真正的繁华地带他都没有去过。

    次日一早,萧夏揣了几两银子,出门逛街去了。

    按照萧祝融提供的线路图,他很快看到了红黄相间的冠云大酒楼。

    好像老六下午就在这家酒楼当伙计。

    这一带的人明显变多了,两边都是密集的商铺,花色款式繁多的招牌和旗幡挂满了头顶,各种各样的货物在商铺内堆积如山。

    还有酒馆、客栈、青楼、赌馆等等,十几个花枝招展的年轻女子倚在花桥上娇声向他招手。

    还真是‘年少青衫薄,匹马过斜桥,满楼红袖招。’

    莺莺燕燕的笑声让萧夏脸红心跳、血脉贲张,忍不住摸了摸口袋中的银子,自古文人多风流,对吧?

    可是又看看自己细胳膊细腿,还是算了吧!

    一个十四五岁的身躯里隐藏着二十几岁的灵魂,这种心理和生理的落差滋味不好受啊!

    走过冠云大酒楼,他一眼看见了斜对面的县衙,便快步走上去。

    虽然之前他来过县衙,但他是躺在大车内,并没有见到县衙的真容。

    现在他才第一次看到江都县衙,和影视剧中差不多,门口站着几名衙役,役的地位比较低,属于没有编制的临时工。

    官差就有编制了,捕快、牢子、仓子等等,就属于官差。

    官差上面是县吏,押司、六曹、县医、县学、捕头,县令的幕僚也属于吏一级。

    最上面就是官了,县令、县丞、县尉、主簿,一个县里只有这四个官。

    “这位大哥,我想找刘县医,麻烦帮我通报一下。”

    刘县医在牢中关键时刻救了他性命,萧夏一直心怀感激。

    衙役打量他一眼道:“刘县医已经辞职回乡了。”

    “啊!什么时候的事情?”

    “几天前吧!”

    刘县医已经走了,萧夏心中有点失落,又问道:“刘县医是哪里人?”

    “好像是关中那边人吧!我也不太清楚。”

    “多谢了!”

    无奈,萧夏只得转身离去,这时,一名三十余岁的道姑从他身边走过,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手中佛尘向远处一甩。

    顺着道姑的拂尘甩去的方向,萧夏才发现大街对面好像有一家书铺。

    这倒不错,萧夏连忙躬身道:“谢谢道姑指点!”

    道姑微微一笑,转身走了。

    萧夏振奋精神,快步向书铺走去。

    书铺名字有点意思,叫未名书铺,店面很小,但里面颇为狭长,不过好像书籍并不多,主要都是些文房用具。

    隋朝还没有发明雕版印刷,主要是手抄和石板印刷,像魏晋的碑刻拓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印刷,演变到隋朝的雕刻小石板,涂上油墨印刷,主要印刷经书、佛经等等。

    得益于社会稳定,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印刷品的需求量增大,成本更低,也更加便捷的木雕版便在唐朝出现了。

    目前石板的印刷量不大,绝大部分书籍还是手抄为主,这也是低层文人最重要的谋生手段。

    高层文人自然是做官,中层文人没有雄厚的财富,但有一点人脉关系,一般要么成为豪门权贵的幕僚,要么进学校当教授,或者进官府做文吏。

    低层文人主要就是抄抄写写,好一点给世家名门当当管家,管管帐之类,落魄一点就是抄书、抄经、写信、写状纸等等,孔乙己就是以抄书为生。

    书铺掌柜迎上来笑道:“少郎想买点什么?”

    萧夏想了想道:“买一套便宜点的文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