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苟为上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定会尽数遣返关中。

    <center>

    </center>

    但是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多,前前后后返回关中的人马也不过堪堪才达到两万而已,仍有四万人马滞留境中。

    虽然说府兵已经是经过了多年整编,但关中人口多少也是有数的,整编出来的府兵数量就那麽多。如今还滞留在江汉之间四万人马,这换了谁当老大都不能踏实。说句不好听的,南边武关如果突然涌入大批人马,都不知道是征师归国还是清君侧来了。

    所以这件事当然也是越快解决越好,之前李泰的理由是湘州还待征服,需要征师配合。但现在湘州问题算是解决了,北齐与南梁却又产生了奇妙的互动,估计中外府看这架势也是觉得南边人事纠纷可能就要没完没了,可不能再任由李伯山继续糊弄下去!

    正好宇文泰也打起了一个誓师伐齐的旗号,借着这股由头赶紧将人马催讨回关中才是正事。

    几天后,同样收到调令的杨忠便抵达了襄阳,入府向李泰告别。

    见面之后,李泰自是免不了对杨忠一番寒暄道谢,感谢他这段时间以来的配合与帮助。

    照理来说,大家都有官爵在身丶共奖王室,倒也轮不到李泰私人向杨忠表达感谢。只不过杨忠面对的情况有点尴尬和微妙,他本是受中外府派遣南来,在江陵之战中也有辅助侧翼之功,因其并非隶属台府的大将,李泰也只能将其功绩记录奏报朝廷,但朝廷对此却没有做任何的表示。

    两姑之间难为妇,也绝对是杨忠自己的深刻体会。其人因为与独孤信的关系,在大统初年便颇遭冷落,许多同时代的人都已经功勋累累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一直到了后半段才得以开始挑大梁,算是撑起了北周的场子。

    这一次中外府将之调任朔州刺史,也有几分轻蔑的味道。须知就连李泰麾下诸将都开始独当一面,担任总管,杨忠堂堂一个首发阵容的大将军,外任边州居然还只是一个刺史。

    但杨忠既然没有表态站定行台立场,李泰对此也就不必多说什麽。官爵名位上面他倒是给不了杨忠什麽提拔,但在其人即将归国之际,还是以私人的名义馈赠了许多的礼货。

    饶是杨忠城府素深丶喜怒不形于色,当见到李泰所赠送的丰厚礼货的时候,也忍不住开口表示道:「大王赠送实在是太过丰厚了,末将于事并无殊功可献,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我与安陆公之前的情义,又岂是为事可言?相见时短,分别情长,行途劳顿,凭物寄意而已。」

    李泰摆手笑语说道,他向来不是一个吝啬的人,而杨忠也并不是什麽视钱财如粪土的清高之士,拿钱帛来维系一份交情不算什麽。

    尤其他现在本身又阔得很,自己暂时也没有机会亲自回到关中炫富,当然要通过杨忠这些回到关中之人体现一下跟着自己做事的好处。反正到最后兜兜转转,天下都得是老子的,也不必细分暂时先把谁家当仓库。

    当然,杨忠拿了他的钱,也得帮他带上几句话。首先说私事,就是独孤信那里,李泰通过杨忠之口再次转告独孤信,要他小心留意关中的人事变故,只要不是对自身存亡危及太深的事情,尽量还是稳重为主,以不变应万变。

    就算历史上的事情再重演一遍,许多关键的因素也都发生了改变,诸如没了于谨的强力支持,宇文护还能不能那麽强势的上位?别的不说,李泰相信只要独孤信自己能稳得住,平安渡过这一个节点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杨忠听李泰说的比较严肃,便也郑重其事的点头表示一定将话给独孤信带到。

    讲完私事那就到公事了,虽然说中外府一道道的书令催促很急,但南梁和北齐那边的情势变化也很复杂且重要,山南道当然也需要留备足够的力量应变。别的不说,就你黑獭光喊叫不出兵,人家北齐完全不搭理你,直接大军南下扶立傀儡,你还让我赶紧把军队送回去,我都替你臊得慌!

    所以李泰请杨忠归奏中外府,关中这些人马暂时还得留给他压压场子,大不了等到宇文泰大军抵达河洛之后,他再让这些人马直接前往河洛会师,到时候粮草甲械都由山南道负责,也能分担一部分中外府的压力。

    杨忠听完李泰的表述后,下意识便想拒绝这一个注定不讨喜的带话,可一想到李泰赠送的那些财货,估计到他孙子娶媳妇都不用愁了,最终还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当然如今他也不知道,他孙子本来应该是多麽牛逼的好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