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唐王傲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201章 唐王傲慢

    接下来霸府方面自有专人负责与突厥的使者进行接洽,当然背后也少不了来自李泰的授意。

    与突厥的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要比与北齐之间的对抗做更加长远的规划,在这过程中所要面对的还不只是突厥这一个对象,而是以突厥为代表的整个漠北游牧民族群体。

    李泰这一次肯借道阴山,固然是有驱虎吞狼的打算,但更多的还是在打突厥的主意。

    大部分的恐惧都来源于未知,兵法上也讲知己知彼丶百战不殆,加强对突厥的了解,就算是不能直接改变敌我实力对比,起码能够在心理上更加的正视对手,而不是过于的畏惧或蔑视。

    阴山一战虽然建立起来了西魏军队在面对突厥大军时的心理优势,但这一场战事多少也是存在着一定的侥幸成分,包括李泰自己都需要针对突厥的实力进行一个更加全面详实的认知。借道阴山,也是就近对突厥军队的集结丶行军丶补给与作战方式等等全方位进行观察了解的一个机会。

    同时,由于河套通道在西魏的控制当中,西魏也可以藉此影响和限制突厥这一次战事的节奏丶规模,包括战利品的分配与消化。

    在将相关的要求向府员们交代一番后,李泰便暂将此事放在了一边,转而开始进行府兵大阅事宜。这一次大阅讲武的规模并不算大,预计只会召集三万馀众,并且以骑兵力量为主。

    刚刚过去的与北齐这一场战事中,魏军可谓是表现优异。不同的地形丶不同形式的战斗,发挥的全都可圈可点,尤其是在铜鞮水那一场以少胜多的大决战中,更可以称得上是当世阵地战的最高水平。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西魏府兵无论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是天下第一流的水准。无论北齐还是南陈,在这方面与西魏相比都要逊色一筹。

    尤其是北齐的晋阳兵,战斗力和兵员素质的下滑是显而易见的。李泰早年间与北齐军队交战,或是受限于自身的实力与经验,常常都要以身犯险,甚至被逼迫到非常极端的情况当中,但是近年来的几场大战,除了自身实力增长之外,明显感觉到齐军已经不复早年的勇壮。

    北齐的军队主力就是晋阳兵,就是高欢信都建义的那一拨人,尽管之后有所发展,但成果也是非常的有限。这麽多年过去了,战损与自然的老病足以将大部分原本的六镇军众们淘汰掉。

    尽管北齐还保留下来了晋阳勋贵这样的骨干框架,但晋阳勋贵这一群体本身才能与素质就是参差不齐,在遇到强劲对手的情况下,也很难凭着寥寥几人带飞整个群体。二代镇兵们普遍不如一代,上到统兵大将,下到行伍营卒,能够青出于蓝的少之又少。

    至于南陈方面,李泰倒是并没有与陈霸先的嫡系武装直接发生过战斗,但陈霸先先后经历过平定交州叛乱丶又从岭南杀出丶平定侯景叛乱以及兼并王僧辩丶抵抗北齐等一系列的战斗,其麾下精锐武装战斗力想必也不容小觑。

    只不过南陈最大的问题就是先天不足,在当下这个时空中这一劣势更是被放大数倍。双方真要翻脸交战的话,就算是南陈能凭其开国精锐在局部战场上有所表现,但李泰也能凭着战略上先人一步的布局锁死南陈的发展空间,将之困杀江东。

    李泰也不敢奢望关中府兵的战斗力能够一直保持在巅峰时期,只是希望能够尽量延长这个上升期,并且在这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战果。

    眼下他的目光已经不再局限于和北齐与南陈之间的战斗,突厥等诸边势力也早已经被纳入其战备计划内,有的甚至已经展开过了军事行动。

    一旦完成国内的统一,大军踏出国门之外,那所面对的作战环境与敌人的习性风格等等又不相同,魏军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战术储备。

    今秋府兵大阅所集结的主要是骑兵武装,而主要训练的内容则就是骑兵在低后勤保障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的奔袭丶投放兵力。

    大军一旦出塞作战,过往内陆作战的经验多不适用,距离丶后勤与机动力便是影响胜负的最重要因素。塞外要寻找到军事目标已经很不容易,荒凉无垠的旷野沙碛,迷路丶缺粮丶断水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意外,随便遇上一种可能就会给大军带来灭顶之灾。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