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勤王劝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虚与委蛇,直接抓捕系入畿内,其部就地解散,勿使转投别处!」

    之前陈蒨派遣章昭达入朝反对朝廷与唐军合作定乱丶并且主动请缨率军前往,虽然被陈昌给直接拒绝了,但也让他意识到陈蒨或是早就有要染指南川的想法。

    就算朝廷不同意,其人也有可能会擅自出兵,趁着唐军与朝廷人马忙着和王琳丶淳于量叛师交战之际而抢夺对南川的控制权。届时为了确保朝廷能够接收南川,陈昌也不方便让唐军继续滞留境中干涉此事,而单凭朝廷本身的力量,又不足以清除陈蒨的布置与影响。

    陈蒨想要完成这一火中取栗的操作,必然少不了来自当地势力的支持。陈昌自知他这个堂兄向来阴沉腹黑,对此可能已经预谋多时,暗地里也不知道已经联络了多少当地势力,但毫无疑问摆在明面上的侯瑱必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陈昌打算先下手为强的把侯瑱给控制起来再说,哪怕侯瑱与陈蒨的合谋还没有太过深入,但是其人之前接受了朝廷的封授结果却态度消极的不肯出兵,也是需要重重的惩戒一番!

    建康城中征师出发,吴兴长城县里同样人事繁忙。长城县乃是陈氏一族本乡所在,陈蒨之前在狼狈出朝之后,并没有前往震州州治的乌程坐镇,而是返回了长城乡里并建立起一座王邸,用以管理境内军政事务。

    当年侯景之乱时,陈蒨便曾奉命返回吴兴乡里驻守,因此他对乡里人事也是非常的熟悉,并且在乡土中深具威望,此番归乡坐镇,大有划地为王的意思。甚至就连朝廷所任命的州郡长官,也要前往他的王府中拜问请示,否则便难以行使职权。

    因此往返长城乡里临川王邸的人员车马道路相望,络绎不绝。而在近日来,聚集于此的时流尤多,以至于乡里道路都变得异常拥堵。

    这些人聚集在临川王邸中,对于朝廷政令多有吐槽反对,希望临川王能够深衔乡情,为乡人故旧们争取本该享有的权益。

    在这些往来临川王邸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衣着朴素,只是身穿吴中所产的葛麻布料所做成的布袍。这不只是因为他们家境贫寒或是生活朴素,而是如今吴中乡里所形成的一种风潮,以穿着葛麻布袍为荣。

    永嘉之乱以来,大量的北方人士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江东,同时也带来了北方先进的耕织技术,使得江东的耕织产业也大大的发展起来。

    但是吴中各地仍然存在着众多的葛麻布料的生产,朝廷徵收户调也多税布,因此织布也是三吴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多有豪强之家卷扬着众多奴仆部曲,昼夜辛勤的织造布料以卖于市。

    可是随着历阳丶姑孰等地互市展开,上游大量的绢帛等丝织品涌入了南陈境中,这些丝织品要比布料更加精美舒适,价格却比吴中所产更加低廉,涌入市场之后登时便成垄断之势,直接让吴中各种织造产品销量锐减,几乎给踢出了市场去。

    这些吴中豪强民户们对于天下大势或是敏于察觉,但是对于自身的利害得失可是有着感知敏锐,家中大量的织造品积压下来,即便偶有售卖出去,价格也是低廉至极。

    许多售卖织造品在家庭收入占据不小比例的民家甚至直接破产,就算想要卖身为奴都无处可卖,因为那些资业丰厚的豪强大户同样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因为部曲劳作所产生的收入锐减,直接让荫庇人口成为了赔本的买卖,满园的部曲直接成了负资产,所以许多豪强之家乾脆大量的放免奴仆,将他们驱逐于外,由之自生自灭。

    所以陈蒨之前说境内盗匪横行也并非完全是蒙骗朝廷,因为大量的民户破产丶加上奴仆被放免于外,这些人游荡于郊野之间,本身又无以谋生,自然也就只能偷盗抢掠,使得吴中整体的治安情况都变得堪忧起来。

    乡里民众虽然短于见识,但已经感受到了切肤之痛,自然也就难免骚乱呻吟。抵制来自上游的商品丶尤其是丝织品,标榜使用消费乡土所产,便成了一种风潮。对于那些逼害得他们乡人收入锐减丶生计艰难的那些北虏,他们自然也就痛恨至极。

    由于临川王本身便因反对与大唐结盟而被遭逐出京,在这样的乡情氛围之下,众多的吴中豪强俨然便将之当作他们的首领,纷纷聚集在临川王的麾下,希望能够凭此对抗来自北朝的剥削。

    陈蒨当年在叔父陈霸先死时便曾试图把控大权,结果因为关中政权的插手和国中群臣的反对而不得已饮恨出京,却不想回到乡土后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拥戴与支持,势力和胆量便也都急剧壮大,态度也变得再次强硬起来。

    如今的他虽然蛰伏乡里,但却拥有了更加广泛和牢靠的支持,尤其在民情方面要比他叔父陈霸先掌控的还要更加牢靠,所以对于家国的前程,他便也拥有了更多想像和操作的空间。

    当朝廷的回覆传回吴兴之后,陈蒨便又将麾下一众心腹与诸豪强们召集起来,开口便叹息说道:「主上仍是一意孤行,不以先主创业艰难为计,执意要引北虏南来。北虏豺狼之性,先已兼并东面宿敌,而今南来,其意必不单纯,来时容易,送走却难。一旦再由事态继续恶化,我乡土恐将永无宁日!你等诸位,对此又有何计?」

    「主昏朝乱,不靖不安!事已至此,唯北进勤王劝政,以求挽救危难,除此之外,更复何疑!」

    率先开口一人身着戎装,竟然是本应坐镇会稽的东扬州刺史侯安都。

    方镇大将向来需要镇守所在,不得命令不准离境,否则便形同谋乱,侯安都竟然离开会稽来到吴兴,而且开口便是如此大逆之言,若是建康时流见此一幕,必然是要大惊失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