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河洛兴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南城的营建速度。南面的城池里坊都已经逐步形成了,但此番李泰前来巡视洛阳的时候,却仍还需要居住在金墉城中,也的确是有点寒酸。

    「臣等若知舆驾开年即至,一定在年前便做好周全准备!」

    韩雄立功入朝之后,取代其人坐镇河洛的便是老将陈忻。

    这些人旧年一直坚持在与东魏北齐交战的最前线,可谓是劳苦功高,而且对于河洛地区的感情与设想也都颇为深厚,如今战事了结之后论功行赏,让他们能够留在河洛地区进行由乱入治的各种建设,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褒扬。

    不过圣驾突然的造访,还是让他们这些河洛文武官员们大感措手不及,因为没能做好周全的准备迎接圣驾而忐忑不安。

    李泰对此倒是不怎麽在意,闻言后便笑语道:「过往多番出入河洛,所见唯有今次最为祥和有序。卿等治废兴衰功绩可陈,朕已深感欣慰,不必因为迎送礼节的欠缺耿耿于怀。」

    他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便改变了自己务实的作风,如果河洛地区的民生得不到长足的恢复与发展,就算这些人准备了再怎麽盛大的欢迎仪式,李泰也不会再任由这些无能之辈待在如此重要的职位上丶浪费掉宝贵的由乱入治的契机。

    金墉城固然不如皇宫禁苑气派宜居,但是作为洛阳地区一直保存完好且屡经扩建的城池,用以安置圣驾一行自是绰绰有馀。李泰此番出巡也并没有携带妃嫔家眷,加上本身对于居住环境也并不挑剔,与过往戎马征程中相比自是舒服得多了。

    抵达洛阳之后,他便先了解了一番如今河洛地区的民生恢复状况。最能体现民生水平的自然便是籍户状况,从数年前收复河洛之后开始便开始由洛州总管府领衔再造籍册之类的事宜,到如今洛州地区有户籍可以统计的民户便达到了三十多万户,涵盖生民将近两百万人。

    当然这是指的整个河洛地区,而非洛阳一地。具体到当下的洛阳城,如今的在籍民户也已经有了将近八万户。这数据固然还远远比不上长安城,但长安乃是经营多年的关中核心,洛阳却是兴复未久,便已经有了如此喜人的成绩,也的确是可圈可点。

    如果具体到地理区域之中,河洛地区较之关中无论规模还是潜力都要略逊一筹,八百里秦川经过充分开发之后,也是不容小觑的。

    可若是放到整个天下格局来说,河洛地区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又要远远超过了关中,尤其是在跨地域的人员物资的流动上,当今天下最重要的几个地域板块与河洛之间进行联系的便利性要远远的超过了关中。

    李泰对于河洛地区的未来同样很看好,不过如今的大唐已经先以长安为都城,并且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稳定运行的统治结构,贸然迁移到洛阳来的话,势必会造成决策层面的秩序混乱与上下失调,而这非常不利于对新增领地的统治管理。

    毕竟眼下的长安朝廷虽然有一定的不便,但也有其优势,并不需要进行完全的否定推倒。而且李泰也并没有什麽沉重的历史包袱,迫切需要摆脱所谓的关中本位,所以一切还是要立足于现实需求,事缓则圆,循序渐进的完成政治中心的转移。

    所以他此番来到洛阳,也并没有继续颁行什麽河洛地区的大营建计划,主要还是为了便于同淮南等地的沟通联络,配合江东征讨事宜,亲自负责将洛阳这里集聚的钱粮物资向前线进行输送,以保证前线将士们给养充足丶征服江东的战事进展更加顺利。

    在对河洛地区的政治情况了解一番之后,李泰便开始专心于江东战事的发展。他虽然有些遗憾自己不能亲临大江前线,由自己亲自完成这一史诗级的成就,不过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真要选择亲征江东的话,许多事情反而未必就会像如今这样进展顺利。

    毕竟他作为大唐皇帝,身上的政治象徵意味太过浓厚,甚至超过了作为一个统帅的韬略运筹能力。所以如今的他更需要的能力是知人善用,而非事必躬亲。

    如今江东方面战事进展顺利,除了之前各种人事铺垫比较充足之外,也在于所派遣的人都比较尽职尽责。但是这麽大的军事行动,如果想要彻底杜绝人事上的意外也有点不可能。

    正当三吴平定的战报喜讯送到洛阳的时候,另一桩意外事件的消息也同时传来,那就是作为权景宣部将而东下的王僧辩之子王颁突然登陆建康城并纵火焚烧建康台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