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2)
二房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就像大房的人很难因为贾珠中举而喜笑颜开一样,二房的人也不会因为贾璋中了案首而感到欢喜。
王夫人很不高兴,贾政虽然没多说什么,却也重新盯上了原本已经被他放弃了的宝玉。
王夫人心疼得厉害——珠哥儿出息就行了,何必非得为难她的宝玉?
宝玉是被神仙眷顾的人,未来必有前程,哪里用得着苦哈哈地去考试?
贾珠也因此产生了一些心理压力。
王夫人在荣庆堂见到大房一家四口和老太太其乐融融的场景后,心里产生了危机感。
她开始对贾珠耳提面命,着重提及了大房对二房地位的威胁——好鼓励贾珠努力上进,讨好老太太。
贾珠听得头都快大了。
但是王夫人的话,也未尝不对。
从小祖母就抱怨大伯贾赦不中用,母亲更是说琏二弟不爱读书,挑不起荣国府的大梁。
整个荣国府里,就他聪明懂事,所以贾家的未来只能指望他。
贾珠信了这些话,所以他打小儿读书就用功。
他向来都是这府里头最优秀的那一个,老太太、老爷和太太全都围着他转。
大房的伯父伯母也羡慕父亲母亲有他这样出色的儿子。
可现在府里却突然蹦出来一个比他更小、比他更有天资的贾璋。
他记得他初次参加县试的时候是在八岁,而且还没考上。
一直考到十四岁,他才进了学。
可贾璋却能一举中榜,甚至独占鳌头。
偏生贾璋还是大房的嫡出哥儿。
贾珠他心里也清楚,父亲贾政作为次子,手里的资源多得不正常。
母亲管家,也名不正言不顺。
他们二房现在的风光,是祖母压着大伯让给他爹娘的。
诚然,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大伯他做过义忠亲王的跟班,这才不得不退居东大院的。
但是,眼下废太子的风头已经过去了。
皇上他都封了义忠亲王的长子为郡王爷了,过去的事情自然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可是大伯仍旧住在东大院,母亲王夫人也仍旧在荣禧堂的耳房里掌家理事……
只要老太太不提,母亲就绝不会主动离开荣禧堂。
即便西大院的房屋更轩阔,即便在荣禧堂里,母亲只能待在耳房。
这其中又怎么可能没有猫腻呢?
是的,贾珠也很清楚,他们二房就是在鸠占鹊巢……
但是贾珠是这件事的既得利益者,他自然会选择装聋作哑。
舅舅王子腾与岳父李守中肯对他投资,不就是因为祖母她偏心二房,大房伯父与琏哥儿又都不成器,他因此成了荣国府隐形继承人(非爵位,指的是爵产与资源)的缘故吗?
如今璋
、听过的那些手段,王夫人她根本就不会——她终归只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不读书的妇人,就算再恶毒,见识也有限。
她想不出什么新鲜的害人法子。
贾璋对付她的这些小手段,简直就是绰绰有余。
更何况他还有母亲邢夫人保驾护航。
很多时候,王夫人的算计还没走到贾璋跟前儿呢,就已经被邢夫人给消弭于无形之中了。
贾赦发现贾珠好像又瘦了,但他选择当做没看见。
他又不是圣人,上次他劝贾珠保养身体,结果却被政老二告到了老太太那里,害他差点挨了教训。
他才不会在一件事上跌两次跟头呢!
贾母和李纨倒是对贾珠多有规劝,可是贾珠他面上答应的好,实则一点儿都没听进去。
贾政倒是不心疼。
儿子虽然瘦了,但是多吃点补品就好了。
他年轻读书时,不也是这样的吗?
贾珠如此上进,这是好事啊!
贾政心想,如果有朝一日他能看到珠哥儿及第登科,就是登时去了也心甘——有这样想法的人,又怎么会心疼儿子读书辛苦呢?
三更灯火,五更鸡鸣。时间在贾珠点灯熬油的备考中飞速流逝。
贾璋以贾珠需要安静的环境备考为由,阻止了贾母想要为他办酒庆祝的想法。
事实上,他并不是很关心贾珠会不会影响到,只是觉得自己还没中秀才就办酒,也忒轻狂了。
但是在贾母面前,他自然会表演出兄友弟恭的模样。
贾母果然觉得贾璋十分友善兄弟,又心疼他小小年纪就这般懂事,给他塞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