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种不是小麦的种子,也不是水稻的种子,而是玉米种子。

    玉米是舶来品,听说在番邦产量很高,但传到大清明显水土不服。

    产量低也就算了,口感还差。

    当时农事司还在户部,户部尚书没少被玉米荼毒,于是他第一个发问,苦大仇深地问亩产。

    难吃都能忍,毕竟玉米再难吃也是粮食,总比树皮和野菜好些。

    穷苦百姓只为活着,填饱肚子,并不追求口感。

    奈何农事司试种玉米那些年,户部尚书年年被皇上指着鼻子骂无能。

    理由很简单,玉米在番邦是灾年救命的粮食,怎么到大清就不行了。

    大清差在哪里!

    好容易把农事司甩到工部,没想到工部又作死试种玉米,不是上赶着步后尘吗?

    话虽这样说,户部尚书也理解。玉米抗寒抗旱能力都很突出,就眼下这个年景,工部不死心想要再试一回,很正常。

    但农事司多年的试种结果摆在那里,最高亩产不会超过二百斤。

    而皇上的要求极高,非要让玉米和御稻比产量。御稻最高亩产八百斤,神仙来了也追不上啊。

    为了证明种玉米这事谁来了也不好使,洗刷多年屈辱,户部尚书越过工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问亩产。

    亩产达不到皇上的要求,粮种再多也没用。

    康熙早问过亩产,这会儿见户部尚书问起,也看向四阿哥。

    只见四阿哥不卑不亢回答:“精耕细作亩产一千三百五十斤,大田亩产一千斤。”

    看来上回有所保留,收获之后才有底气说出实际产量。

    此时的南书房,几位大学士都在,除了大学士,还有六部尚书,阵容堪比小朝会。

    “多少?”这回不是户部尚书的声音,而是工部尚书震惊地问。

    四阿哥不卑不亢地重复了一遍,听户部尚书又问:“何时种何地种?”

    其实亩产说出来,再问什么都是枉然。

    御稻亩产最高纪录是在丰年。

    谁知四阿哥开口又是惊雷:“今年种。田地在雾隐山。”

    刚才还勉强保持镇定的一众人顿时哗然。

    谁不知道今年是灾年,先是倒春寒,而后是旱灾。

    灾年,山地,种玉米,大田亩产一千斤……这玉米怕是神仙下凡种的吧。

    “皇上,不是臣不信四阿哥,而是亩产实在惊人,臣认为应该派人实地考察。”还是户部尚书瞪着金鱼眼提议。

    他就是不信,打死也不信。

    “不必派人去查,我每月都去雾隐山,亲眼目睹。”太子站出来作证。

    那二十亩地玉米是他看着长大的。

    索额图听说这里边还有太子的事,连忙跟着站出来:“原来太子去雾隐山是为了试种玉米。”

    早说啊,闹出多少事来。

    不过有户部珠玉在前,试种玉米确实有些风险,低调点好。

    好在试种成功,太子此身也算分明了。

    哪知道索额图给了台阶,太子却不肯下:“索相此言差矣。”

    说着看向康熙:“汗阿玛,儿臣过去纯属散心,玉米是雾隐山田庄种的,儿臣不敢居功。”

    又看四阿哥:“倒是老四出力不少。”

    索额图抹汗,偷偷给四阿哥使眼色,然后听四阿哥开口道:“正如太子所说,玉米是雾隐山田庄种出来的,儿臣不过帮点小忙,同样不敢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