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3(1/2)
这两个伤的叠加,让她上半年过得很是艰难。
每次运动员有无法上冰的长时间养伤出现, 就会导致技术的回退。
这个时候, 之前技术越厉害, 并不代表伤后恢复越快。
有时候反而在恢复阶段, 捡拾技术会比普通运动员更难一些。
竞技这方面的人体研究有很多空白, 个体的情况不足以成为普世原理,只能当做特例。
以前丛澜Jr出3A,升组出四周跳, 这种难度让世人惊叹, 他们夸她是跳跃天才, 从而忽略了她在滑表上的天赋。
实际她是全才。
由她衍生出来的“花滑女单标准”, 离谱中又带着合理, 那阵子,对身高体重骨骼甚至头围、脚码、手长、腿部比例等等,都有数据总结, 不少俱乐部照着这份数据去找学生。
他们觉得, 身体条件越接近丛澜, 天赋可能就越接近。
于谨这边,也收到过很多人投递的资料卡, 上面对身体的详细数据也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遇到过跟丛澜索契周期比较接近的数据, 但相反, 这个孩子的水平连桑莹都比不上。
队内之前倒是有人想要复刻丛澜,朝着这方面努力过, 于谨收到的那个资料后来转给了他。
于谨没在这方面去努力过,他曾经是想有个丛澜第二的,只是在教学过程里,他很快就明白了,不可能。
没有丛澜第二,因为丛澜就是丛澜。
丛澜的身体数据确实格外适合花滑,但起作用的不单单是这些外在条件,还有独属于她、无法割裂的东西。
意识、智慧、学习,或者简单总结成为,天赋。
这些无法被复制的,共同造就了丛澜。
伤病之后的复冰训练,于谨很急,又没那么急。
他总觉得,卡在三周跳上的丛澜不是恢复不了她原本的跳跃水平,而是还没到时机。
一周跳很简单,二周跳也简单。
三周跳的时候,丛澜能跳出来的3T很丑,根本就不像她的水准。
然后她说,我试试4T吧。
于谨就让她试了。
结果摔得很惨,龇牙咧嘴的丛澜在冰上爬起来,没急着往于谨这边去,而是低头看着那个痕迹在思索。
于谨也没急着喊她。
他很多时候都由着丛澜发挥,给建议给指导,但不会要求丛澜所有的都必须听他的。
对如丛澜这样的天赋者,严格规范所有不如给她一定的自我反思发挥空间,后者的效果会更好。
旁边有人在练冰,时而传来摔冰声,时而又从她身边滑过。
丛澜就站在那里,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之后,她抬头望了望于谨。
于谨眯了眯眼睛,他这会儿离得比较远,又没戴眼镜,不太能看清楚丛澜的表情。
只是他莫名地觉得,丛澜陷入了一个神奇的状态。
这个状态他曾经见到过。
那次结束后,丛澜出了4F。
她跳出来过,只是后续没再打磨,专注练她的4Lz了。
后来编排到节目里的四周跳要跟两个3A一起,难度也不比四个四周差到哪里去,就没再针对4F进行过多练习。
丛澜再次起跳的时候,跳的是5T。
一个很神奇,几乎不可能被人跳出来的跳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